白酒产业快速发展考验仁怀环保能力

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2012-08-20
阅读次数:1352
阅读字体 【

  2013年开始全市酒厂安装数字摄像头,对排污进行实时监控,严禁污水排入赤水河

  以环境质量创造贵州白酒品牌价值

  从本质上来说,环保是一个关于“快”与“好”的选择题。

  人们争论的焦点在于能否鱼与熊掌兼得。

  纵观人类历史长河,对自然的改造往往伴随着生产技术进步不断升级,而改造一词还有一个孪生双语就是“破坏”。尤其是进入后工业时代后,享受到极大物质丰富的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反思环境质量,毕竟这是以一段包含血泪的世界工业发展史为代价换取的。

  今天,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中国以长达10余年的快速增长让世界侧目。如今中国的西部也生机勃发,这点可以快速发展中的西部小城仁怀市为证。这个因出产举世闻名的茅台酒而具有传奇色彩的小城,如今正因白酒产业的迅猛发展而热力勃发。

  记者因近年多次赴仁怀市茅台镇采访酒业,自感今昔之景对比鲜明。酱香白酒大热无疑给中国最大的优质酱酒产区——仁怀注入生机活力。赤水河畔如今正如一个热气腾腾的巨大工地,按照当地规划,到2020年当地白酒产能将在现有基础上翻四番,这是一个巨大的经济场,由此辐射开的不仅是当地节节攀升的GDP、人均收入,按照预期,8年后仅白酒工业产值当地即可入账1500亿元。但同时而来的,还有各界有识之士的忧虑:如此快速发展,给茅台镇带来的环境压力不言而喻。

  在求“快”的同时如果忽略了“好”,以环境质量创下品牌价值的贵州酱酒奇迹也许就要断送在杀鸡取卵式的冒进中。

  但让人颇感欣喜的是,在采访中,当地官员频频提及的“环境容量”看来不像一个停留在口头上的时髦用语。翻开当地环保历程,应该说,对于赤水河、对于茅台镇的环保重视力度之大在中国县城这个层面上是极其罕见的。

  只是,相较当地之前上百年相对缓慢的白酒产业发展增速而言,当下快速发展更容易引发人们对环保的忧思。毕竟,环境对于中国酱酒这个特殊的品类而言意味着生命线。快与可持续是一对矛盾关系,却是一道必解的题。

  采访中,记者查询当地有关环保的规划、政策,发现了一些可谓前沿的环保思路——循环经济、分程度发展……为此,当地甚至启动了贵州工业史上最大的一次工业移民——茅台镇搬迁。不难想象的是,当地环保投入之巨。

  毕竟,大家都明白的一个道理是:保护今天是为了造福明天。

  8月11日,记者在仁怀市相关部门采访时了解到:近年,随着市场需求持续放量,地方利好政策刺激等多重因素作用下,仁怀市白酒产业发展迅猛。按照该市刚刚出台的《仁怀酱香酒酒产业区域布局规划》,预计该市2020年白酒产能将达到80万千升,产值过1500亿元,为2011年产量19.8万千升4倍有余。但同时,白酒产业快速发展也考验着当地环保能力。采访中,当地环保部门负责人表示:为使当地白酒产业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将由当地政府买单,在每个酒厂安装数字摄像头,对酒厂排污进行实时监控,严禁污水排入赤水河。

  作为贵州白酒产业重镇,2011年仁怀市规模企业完成白酒产量19.8万千升,占全省规模企业白酒产量24.66万千升的80.3%,占全国白酒产量1025.6万千升的1.93%。完成工业总产值235.4亿元。截止到2011年底,该市共有酱香型白酒生产窖池25800多个,在建生产窖池7000多个,全市共有白酒企业和小作坊1086户。

  8月13日,在仁怀酒类发展局,该局局长欧先奇指着刚刚通过论证、为当地政府正式发文颁布的《仁怀酱香酒酒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主体功能分区图为记者如是描述:依图所示,红、黄、深绿三色板块分别代表了未来规划的白酒生产限制发展区域、白酒生产规范发展区域、白酒生产禁止发展区域。欧先奇进一步解释,能生产优质酱香白酒的地域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位于赤水河谷;第二,海拔700米以下;第三,地表必须为紫红色砂土。所以,在去年该市进行的全市摸底排查中发现,事实上,该市境内适宜酱香型白酒生产的土地资源约为96322亩,而在《规划》中,适宜酿酒的7个乡镇均已列入规范发展区,布局为仁怀市名优白酒产业聚集发展区,空间布局是“一区多点”。

  记者在《规划》中看到,被列入白酒生产禁止发展区的九个乡镇均是处于赤水河茅台酒厂取水口上游。同时部分乡镇地理条件为高山峡谷,不适宜用作工业用地。

  依据《仁怀酱香酒酒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主体功能分区图显示,仁怀市适宜酿酒的成片土地基本已经纳入规划视野,余下可用地均为零星土地。

  而按照规划,到2015年,仁怀市白酒工业产值达将到1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速41.6%;白酒产量50万千升,年均增速34.6%。到2020年,该市白酒产业产能将达80万千升,产值超过1500亿元。

  据此,一些业内人士也对白酒产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环境容量问题表示了担忧。有业内人士指出,赤水河得天独厚、至今未受工业污染的环境造就了酱香白酒的优良品质。因此,只有保护好环境,才能言及白酒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前提也是根本。

  在仁怀市环保局,记者了解到,仁怀市政府已决定一些关键环保项目由“财政买单”,按照该市规划,到2013年,该市将对首批140多家酒厂排污口安装摄像头,进行24小时实时监控,严禁偷排污水,确保赤水河水质安全。据仁怀市环保局局长苏杰介绍,仅此项目,目前该市政府已经投入500万元。一期工程2013年启动。预计工程完工需投入2000余万元,届时不仅可以实时监控仁怀市1000余家大小酒厂排污水情况,还能实时检测赤水河仁怀段的水质。

  采访中,无论是在环保部门还是酒类发展局“环境容量”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无论是前期的环保规划还是后期监管,记者均感受到了当地政府的对环保重视力度正在加大。

  苏杰介绍,今年仁怀市在工业废水治理上投入了1亿元,在1至2年时间里能基本建立起覆盖整个仁怀市工业废水的13套分片集中处理系统,设计年处理能力为3万吨。目前,当地政府补贴仁怀市名酒工业园600万元,开工建设了3套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能力均在2000吨左右。

  按照苏杰的介绍,仁怀市环保部门在设计工业废水处理能力时充分考虑了随着白酒产业迅猛发展而来的动态增量,苏杰说,至少预留了40%的增长空间。当13套处理系统建成后,统一用管网收集酒厂废水,集中处理。到时,目前当地各酒厂自行运行的400多套污水处理设备将退出历史舞台。

  对赤水河流域乡镇生活污水治理也开始有具体行动,当地政府决定在二合、坛厂、鲁班等6个赤水河沿岸及主要支流乡镇建立生活污水处理厂。

  此外,循环经济一概念被引入当地白酒生产。在《仁怀酱香酒酒产业区域布局规划》中,记者找到了这样的描述:构建“有机原料——白酒——酒糟——蛋白质、有机肥——有机原料”生物循环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力争到2015年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2010年下降17%;冷却水循环利用率达到80%以上;水及能源消耗达到国内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废水及污染物产生量达到国内白酒行业清洁生产先进水平;酒糟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白酒产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污水、废气、丢糟处理是一项综合治理工程,前期环保规划与后期监管应首尾呼应,因此事实上此工作最终考验的还是当地环保部门的执行力。

  保护一条河牵动万人心

  国家领导人关心赤水河环保

  1972年,周恩来总理明确指出,在茅台酒厂上游100公里内不能因工矿建设而影响酿酒用水,更不能建化工厂。

  川滇黔三省携手保护赤水河

  2005年12月,云、贵、川三省环保部门在贵州遵义召开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座谈会,三省达成共识,将共同建立保护赤水河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交流、整治周边污染、健全保护制度,尽可能保护赤水河的原生风貌。

  2008年1月,贵州、云南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四川省人大城乡建设环资委联合举办“首届赤水河流域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 。

  2011年,贵州省环保厅与世界自然基金会在贵阳签署(2011—2015)年合作框架协议。具体实施项目涉及共同推进贵州、云南、四川3省建立合作保护赤水河流域协调机制。

  地方政府担当环保主力

  关于赤水河的环保一直是贵州省政府层面的重大议题,甚至成为好几任省长的“一号工程”。从1972年至今,到茅台镇、到赤水河调研促进当地环保的各级领导不胜枚举。保护一条河,牵动万人心,也可谓旷古奇观。

  2000年,位于茅台镇的两个水泥厂被搬迁;2007年一年,仁怀市环保局拒绝审批可能对国酒生产基地造成危害的涉及投资1000多万元项目5个;茅台、中枢两镇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相继建成投用;41家未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的小酒厂被关停,21个白酒企业与环保部门签订了减排计划书。2007年,贵州省出台《赤水河上游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贵州境内)》,规划投入26亿元巨资,在赤水河上游贵州四县市境内流域区完成重点乡镇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力争通过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赤水河上游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控制区域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对赤水河的保护更被提到了立法层面,2011年10月1日《贵州赤水河流域保护条例》实施,行文规定:对赤水河的保护将加强污水处理厂运行管理,加快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确保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行达标排放,加快实施赤水河流域乡镇、重点村寨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收集处理工程建设,保护赤水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加强环保能力建设,全力提高保护赤水河流域的环境监察和监测能力……

  当地企业积极参与环保

  茅台集团开展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制定了“环境护企”战略和环境保护总体规划。自2001年起,茅台集团开始建立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率先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OHS18000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三大”国际标准化体系认证,成为中国白酒行业第一家。茅台酒厂建成日处理20至50立方米废水治理装置、配套废水自动监测系统、为锅炉安装脱硫除尘装置、建成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等一大批环保设施,近年来茅台集团对环保的资金投入已达10亿元之巨。为防止和杜绝公司有害物质溢漏,企业还特别制定了《化学危险品管理程序》、《化学药品管理规定》、《实验室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等条例,加强生产、科研等过程中化学药品的规范管理,2007年集中对历年报废的危险化学品进行安全处置。

  茅台集团还探索循环经济拓展产业链形成“有机原料(高粱、小麦)——茅台酒生产(节能、环保、清洁)——酒糟综合利用(生物有机肥等产品开发)——回归土地——种植茅台酒有机原料(高粱、小麦)”的纵向闭合的生态产业链。公司为此将投入资金11亿元以上,重点建设茅台循环经济科技示范园、茅台镇茅台酒生产区及仁怀市周边地区实施6个项目。

Copyright © 2000-2013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桂ICP备15007906号-6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7号  站长统计
电话:0771-5553306 17776254163  17776252370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l@alcohol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