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白酒业品牌发展步步升温

华夏酒报
2011-08-24
阅读次数:1332
阅读字体 【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白酒行业在量和质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发展迅速。1949年全国白酒产量只有10.8万千升,1978年达到143.7万千升,2010年突破890万千升。2010年,白酒行业的有形资产总额为2259亿元,无形资产则呈现“芝麻开花节节高”的喜人情景。

  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末期,白酒行业处于“争奖牌时代”。政府主管部门先后组织了五次全国评酒会,由专业人士分别评出全国四大名酒、八大名酒、十三大名酒、十七大名酒。当时的白酒企业基本为国有,没有自主经营权,生产计划由政府下达,产品销售由专卖公司负责,国家名酒更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企业要做的就是如何提高质量、节约粮食、争取奖牌。但奖牌不等于品牌,奖牌意识不等于品牌意识。白酒行业“争奖牌”这个阶段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基本相适应的。

  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到上世纪末,白酒行业处于“做品牌时代”。随着白酒定价权和原料采购权的逐渐放开,白酒成为最早进入市场竞争的行业之一;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激烈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逐渐落实,白酒企业开始有了品牌意识和竞争意识、自主意识,开始从生产型企业向生产经营型企业转变。觉醒了的白酒企业认识到:酒好也怕巷子深,于是广告战、宣传战、价格战、渠道战风起云涌、方兴未艾。

  白酒企业开始把塑造和培育品牌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华夏酒报》等酒业媒介也应运而生。白酒行业“做品牌”这个阶段是同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基本相适应的。

  从20世纪末到现在,白酒行业处于“创名牌时代”。市场竞争不仅白热化而且复杂化,洋酒和外资的渗透愈演愈烈,国内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名牌的效应更加醒目突出。一些国际名牌产品的长盛不衰给人以启迪,一些国家名白酒企业的衰微困顿给人以警醒。许多白酒企业认识到:消费的升级需要产品的升级来适应,产品的升级需要以品牌的升级为前提。

  名牌是企业的旗文章来源华夏酒报帜,是打开市场的通行证,只有把品牌做成全国乃至全球消费者认可的名牌,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白酒为中国所独有,且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品牌高端化来创造名牌的条件已基本具备。高端白酒应该而且可能与驰名的洋酒比肩而立,甚至打造成驰名的奢侈品。同时,一些区域性品牌也不甘落后,千方百计要跻身于全国性的品牌 。

  于是,就有了白酒品牌的继承与创新、再造与升级。从“全兴”到“水井坊”,从“泸州老窖”到“国窖1573”,从“剑南春”到“金剑南”, 从“沱牌曲酒”到“舍得酒”,从“洋河大曲”到“蓝色经典”,从“双沟大曲”到“珍宝坊”, 从“茅台”到“茅台年份酒”,从“红星二锅头”到“红星青花瓷珍品二锅头”等,都是品牌再造与升级的成功典型。白酒行业“创名牌”这个阶段是同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基本相适应的。
 

Copyright © 2000-2013 Sinoinfo eCommerc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广西华讯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桂ICP备15007906号-6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297号  站长统计
电话:0771-5553306 17776254163  17776252370 传真:0771-5553302
邮箱:al@alcoholnet.com